其實我之前對於保險一點興趣都沒有,我的投資工具就是股票一種,我也樂在其中。
但是由於我之前跟安泰人壽有了收費的爭議,在爭議期間另一家保險公司來跟我拉生意,我順便跟他請教了要如何處理我跟安泰的爭議,之後我便不好意思拒絕人家,於是又買了一張還本型的意外險保單。
記得是月繳2千多,然後有300萬的意外險,搭乘飛機好像更多,繳滿20年後如果沒有理賠,會把20年的保費約50萬通通退還,也就是所謂的保本型。
當初我覺得保費不多,將來我又可能會常常到山上看星星、到海邊衝浪...,保個意外比較安心,所以就買了。但是我心裡還是有個疑問,20年後如果我還好端端的活著,領回這50萬要幹嘛?如果計算未來20年的通貨膨脹,將來這50萬根本不值錢。
於是我開始懷疑我買這張保單是幹嘛?因為女業務員很誠懇就迷迷糊糊買了?
我開始打算認賠,如果要我在20年後領回50萬。我寧可不要這一筆錢。那麼,這張保單我還需要嗎?除非我在這20年期間,被車撞死或是潛水淹死,不然幫助不大。
前幾天同事的保險業務到辦公室訪問,我有聽到『終身醫療』之類的話題,我便詢問他相關細節,順便問一下我的這一張『保本型意外險』保單。
我表明,寧可不要20年後的退費,那麼這筆錢能不能改買『終身醫療保障』的保單;20年後的50萬根本不值錢,我寧可不要,還不如買醫療保險。
這個保險業務很熱心,幫我順便看了全家以前的保單;說要幫我看看有沒有保障的缺口,也就是要順便再賣我保單。蠻聰明的!
我決定放棄之前的意外險保單,已經繳的2個月保費就認賠了,這筆保費要改買終身醫療。漸漸上了年紀,要開始注意身體健康了。
但是保險業務幫我審視完小孩子之前安泰的保單後,認為小孩的保障不足;如果小孩將來生病住院一天只有1000元的補助(兒子則是只有600元),這些錢顯然不夠住院。建議我加買保單!
看來是我在小孩出生時,家庭的收入不多,所以當時小孩買的保單是比較便宜的。
於是他幫我3個小孩又另外規劃了一份保單,將來住院也有1000元的理賠;如果我又買了新保單,小孩子的2份保單將來住院一天就有2000元的理賠,比較夠用。
三個小孩的新保單,加起來一個月要繳2000元,如果再加上我的新保單,那麼1個月就要繳5000元,我還算負擔得起,所以也就沒有拒絕。
不過我還是有一點點的納悶,我的小孩也才10歲左右,等到將來年老需要長期醫療保障的時候,恐怕還要4、50年吧!現在規劃的一天2000住院理賠,2000元到了40年後還值多少錢?搞不好連急診的掛號費都不夠用。通貨膨脹加上時間的發酵,是很驚人的。
舉個最簡單的例子,現在的300萬能買房子嗎?40年前的300萬就是大財主了!
通貨膨脹啊!你到底是什麼怪獸?
由於我已經步入中年,在不久的將來我很可能會需要長期的醫療,所以保險對我來說還算實際,可能在1、20年內就會用到,如果我不天天游泳運動的話。
但是小孩子呢?年紀還小,太早買醫療保單,幾十年後就算用到了,理賠的金額早被幾十年的通貨膨脹吃掉了!
要買還是不買?
買啦!反正沒多少錢;不買啦,通貨膨脹很驚人!
我 終於瞭解保險公司為何會賺錢了!
現在他們以『每天2000元的住院理賠』來吸引你,一天2000元確實是不少錢,一個月就是6萬;可是等到你2、30年後才真正要用到理賠時,當時的2000元搞不好只有現在200元的價值。
保險公司先收了你的錢,然後拿去投資、利滾利賺錢,讓這筆錢變大;可是將來他理賠給你的錢,卻一年年地被通貨膨脹吃掉,你活得越久,保險公司就賠得越少。
這......,絕對是穩賺不陪的生意!
難怪台灣的有錢人,國泰蔡家、富邦蔡家、新光吳家...,都是作保險的。
小老百姓買保險,只能規避意外、重大疾病...,花一點小錢來保心安;但是保險公司這種金融巨獸,積少成多之下就是富可敵國。
保險公司利用投資的複利賺錢,再利用通貨膨脹來減少給付的錢!聰明啊!
利差加上幾十年的發酵,想不成為台灣首富都很難。
小弟拜服!!!
好啦!言歸正傳,我一家到底還要不要加買保險呢?
我的所得逐年增加,一年增加幾萬塊的保費還不放在心上,我還是會給自己買個醫療保險,免得將來貽害子孫。
但是小孩子嗎?現在年紀還小;應該要等到將來結婚就業後再買,將來的理賠才不會被通貨膨脹吃掉。
不過保險公司也是很精的,年紀小,繳得保費就少;年紀越大,繳得就越多。
買不買,隨你嘍;你不買,別人還是搶著買!
唉!貧者愈貧;富者愈富。
未來的世界,只有窮人與富人。